威廉·斯坦尼茨(Wilhelm Steinitz,1836-1900),国际象棋第一位正式世界冠军。
斯坦尼茨出生于波西米亚的布拉格(现捷克共和国)。他12岁学棋,22岁时移居维也纳求学,并经常出入当地的沙鸡咖啡馆,参加维也纳高手们的比赛。人们对他和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棋手摩菲之间的对决充满了兴趣,报道占据了报纸的头条。作为一个穷学生,斯坦尼茨觉得这次在维也纳咖啡馆举行的比赛是个赚钱的机会。
1851年之后,论坛棋坛举行了不少重要的赛事。更有意思的是,伦敦的辛普森咖啡馆无形中自然而然成为世界著名棋手聚会的地方。在那儿,棋手聚集在一起,摆弄和研究对局。因此,那里被称为“国际象棋和雪茄咖啡馆”,业余爱好者可以和著名大师们赌彩下棋,在那里经常举行大大小小的比赛,棋迷们可以了解最新对局和棋书。那里也像是伦敦上流人士的国际象棋俱乐部。1851年在辛普森,安德森和基泽里茨基之间即兴地下了一个不巧对局。斯坦尼茨很快归化了英国,业余棋迷的挑战者使他收入大增。
1862年伦敦举办了第二届国际联赛,斯坦尼茨以维也纳国际象棋俱乐部冠军即奥地利代表身份参赛,这是他首次涉足国际大赛,阿道夫安德森,当时最强劲的棋手最后赢得了这项锦标,而斯坦尼茨名列第六。之后,他决定离开维也纳综合技术学校,放弃稳当的工程师前程,定居伦敦,因为那儿是当时全欧洲最好的棋手云集的地方。而后来,尽管历经命运的重重磨难,但是出于对国际象棋的热爱,他从不后悔。“国际象棋不属于精神脆弱的人!”斯坦尼茨不止一次地这样说过。
在伦敦期间斯坦尼茨和他的同胞不同,他控制了英国的棋界。1866年,他在一个比赛当中打败了1851年伦敦大赛的胜利者阿道夫·安德森,成绩是8胜0平6负。尽管那时,比赛举行时没有说有任何的头衔会被授予,但斯坦尼茨随后宣布那是他世界冠军霸主地位的开始。在1868年,他又在一个在亚琛举办的锦标赛当中再次击败安德森。但是安德森马上在1870年巴登巴登(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地区城市)一个更加重要的锦标赛中还以颜色。
在伦敦他接着又击败了两位英国的第一流大师伯德和布莱克贝恩。《田野》杂志或许没有固定的国际象棋专栏,但是却承认了斯坦尼茨的成绩并且邀请他定期投稿。这些稿件都是描绘和解说对局的典范。
1879年安德森去世之后,他的一个学生乔纳斯楚凯尔托特成了斯坦尼茨的主要对手。1871年的时候,楚凯尔托特曾经在一次比赛中击败过安德森,可是1872年轮到他和斯坦尼茨比赛的时候他却被斯坦尼茨打得溃不成军。
在随后的十年当中,斯坦尼茨参加比赛并不多。但是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研究他的理论上了。在这段国际象棋历史上,对局常常因为巧妙的弃子和漂亮的攻击赢得人们的称许。但是斯坦尼茨提出,如果没有对手的错误就不可能赢得比赛的观点,这完全和人们的胃口不合。他指出,要不是防守出现了失误,那些眼花缭乱的进攻根本不能奏效。他还强调,对局必须是充满逻辑的,哪怕是微小的优势,都可以慢慢积累成较大优势,而进攻,则是建立的子力的位置优势的基础上(注:国际象棋中,每个棋子都有一定的“价值”。在实际运动过程中,“价值”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他在他的对局当中一直试图努力去证明他的理论。
1883年,在伦敦的一次锦标赛上,斯坦尼茨再次遇上了楚凯尔托特。14名世界上最好的棋手两两捉对厮杀,一共26轮。这也是第一个正式使用计时钟的国际比赛。楚凯尔托特在前前23轮当中居然取得了22胜的佳绩,确保第一的位置,而这时比赛尚有两周结束。他最后显得筋疲力尽输掉了最后的三场比赛。但是这仍然使他领先第二名的斯坦尼茨3分获得冠军。
此次比赛后不久斯坦尼茨就离开伦敦去了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的早期,斯坦尼茨的主要对手是1883年伦敦国际联赛的优胜者楚凯尔托特。两位高手都为世界冠军的王冠而奋战,这一冠军头衔是过去一直没有认可的。1886年1月11日星期一,他和楚凯尔托特决定举行第一次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比赛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纽约,直到有一名棋手赢得4盘棋才结束。然后他们转移阵地到圣路易斯,直到有人再赢得3场比赛胜利才算结束。最后一个部分在新奥尔良举行,谁先赢到10盘棋就是最后的冠军。一个庞大的解说团在第一时间把每一步棋子的运动重新展现给无数的观众,而且每走一步,棋谱都会马上用电报传回欧洲,那里有很多人支持楚凯尔托特。
第一阶段,楚凯尔托特果然以4比1领先,但是在圣路易斯,斯坦尼茨扳回了局面,成了各胜4局,平1局。
最后的决战在新奥尔良展开,在这个阶段的第15局时,斯坦尼茨终于以6胜5负4平抢先赢到10局棋获得了胜利。楚凯尔托特在最后5局当中仅仅平了1局,他显然是支撑不住这旷日持久的大战。斯坦尼茨以10胜5负取得冠军。
关于这次世界冠军赛的盛况,英国《国际象棋》杂志这样写道:“曼哈顿国际象棋俱乐部的专门委员会十分仔细地研究了比赛的所有细节问题,印制了几千份包含对抗赛条件的细则。梅肯西队长把双方的走法复现在墙上四英尺见方的大棋盘上。这些走法立即通过无线电不仅播送到美国的各个俱乐部,而且还播送到伦敦。”击败他的惟一对手之后,斯坦尼茨独霸了这六十四格王国,而楚凯尔托特被挫败之后,身体健康崩溃,2年后就去世了,年仅46岁。
以后几年,斯坦尼茨定居美国,击败了欧洲两位特级大师齐戈林和贡斯培克,斯坦尼茨获得了世界冠军最高年龄记录。斯坦尼茨是第一个依靠参加比赛获得奖金度日的棋手,可是他仍然不能使他的退休生活舒适如意。他不得不在他颠峰期之后很久还要在赛场打拼。他最后因为精神疾病而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1900年8月12日贫病交加而死。
从1886年到1894年他一直坐在世界冠军宝座之上。在对局的战略计划方面他是有史以来最富有宏伟思想性的高手,虽然在复杂的战术组合和进攻方面,他的对手楚凯尔托特和齐戈林都比他略胜一筹。然而,斯坦尼茨对防御的深刻理解(一些专家们认为斯坦尼茨的防御法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借用为战壕防御),和他的蚕食战术、积小胜为大胜的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的特级大师。的确如此,他同辈的特级大师们每当碰上他的崭新的战略,总是被这位奥地利天才弄得晕头转向。如果说保尔·摩菲指出“开放”局面应该如何掌握的话,那么斯坦尼茨照亮了更为微妙的“封闭”局面的正确道路。
从斯坦尼茨手中夺走世界冠军称号的埃曼纽尔·拉斯克在1937年出版的《国际象棋手册》中这样宣称:“斯坦尼茨是一位有资格上大学讲台的思想家。”拉斯克并没有过甚其辞。斯坦尼茨是国际象棋理论史上第一位试图揭示棋弈的客观法则及其内在逻辑的人。在完成了自己的发现之后,他在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棋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的对局和著作,使他成为现代局面型弈法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