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托里·卡尔波夫
第12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个人简介:
-
1975年国际象棋史上第十二位世界冠军
1978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1981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1975年-1985年,保持10年世界冠军称号
1976年-1983年连续八年位居国际棋联等级分排名榜首
1993年国际棋联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冠军
1994年利纳雷斯国际象棋超级大赛冠军
1996年国际棋联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冠军
1998年国际棋联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冠军
1999年国际棋联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冠军
阿那托里·卡尔波夫(Karpov Anatoly Yevgenyevich ),前苏联(俄罗斯)男子国际象棋选手,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在棋界被称为“大卡”,是历史上第十二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他是局面型棋手,行棋讲究棋理,布局严谨,算度精确。
卡尔波夫,1951年5月23日生于苏联兹拉托乌斯特乌拉尔山区的一个小城,后迁居列宁格勒。1955年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国际象棋。1960年9岁成为一级棋手,1966年15岁获国际大师称号。1969年18岁在世界国际象棋赛中成为少年冠军。1970年19岁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在1975年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中因鲍比·费舍尔弃权,他不战而胜,成为世界冠军。1978年和1981年他又两度卫冕世界冠军。1984、1985年分两次与加里·卡斯帕罗夫交锋,经过艰苦奋战,终以失利告终,从此失去了棋王的荣誉。
自1975年因鲍比·费舍尔弃权他得到世界冠军称号开始,卡尔波夫参加几乎所有的最高级别的联赛,不顾一切地试图证明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正是通过赢得每次赛事(他参与的联赛数量比其他世界冠军都多很多),他积累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1985年卡尔波夫失去世界冠军称号的对手是卡斯帕罗夫。1993年国际棋联(FIDE)削夺卡斯帕罗夫的世界冠军称号后,卡尔波夫又一次成为世界冠军,而且又一次不战而胜。
1993年卡尔波夫击败“西方棋王”荷兰的蒂曼,再获国际棋联世界冠军称号。1996年击败有“两卡掘墓人”之称的美籍前苏联新秀卡姆斯墓,卫冕成功。1998年中国际棋联棋王争霸赛中击败印度棋王维斯瓦纳坦·阿南德,再度成功卫冕。
卡尔波夫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经济系,曾被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授予荣誉教授。他是历史上第二位被授予荣誉教授的世界棋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表示,授予卡尔波夫荣誉教授的称号是为了表示对这位世界著名棋王的尊重,并感谢他多年来以国际棋联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师的身份所做的大量社会慈善工作。卡尔波夫曾在独联体及东欧国家从事消除儿童碘缺乏症的工作。卡尔波夫表示:“被授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荣誉教授是我非常看中的荣誉之一。”
2008年4月,他在古巴与4000名古巴信息科学大学的师生同时对弈。
卡尔波夫具有独一无二的局面风格,行棋讲究棋理,布局严谨,算度精确,作风顽强,常用扭杀战略予对手以沉重打击。他似乎总是使他所有子力都得到很好的防御,并且比历史上任何其他人更会利用空间优势。这被他自己描述为:“假设一盘对局有两种续弈方式:一种是通过使对局骤然复杂化的眼花缭乱的战术打击取胜,另一种是通过简单明了的局面压力进入微小优势残局取胜。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如果对手坚持尖锐走法,我不能反对;但即使我胜了这样的对局也很少感到满意,我更喜欢按照合乎逻辑的所有战略原则指导的对局。”